家装创业家装学习,找家装工作素材,下营销模板,就来家装军火库
当前位置:家装知了学院 > 家装观点 > 同途伟业-还在做大店?谁在反其道行之,看家居之王的“小店”之路!
同途伟业-还在做大店?谁在反其道行之,看家居之王的“小店”之路!
文章来源:一石        2023年09月08日
标签:
在资本加持的“互联网”推动下,大店风成了阻挡不住的风潮,吹遍了大江南北。 可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一个越来越令人怀疑的声音不断的释放出来——大店究竟能带来什么?

自2013年开始,中国家居产业走过了波澜激荡的十年。

无疑这是令人难以忘记的十年。在这个时期,家居产业发生了系列的巨变,其中,“阔铺大店”是最显著的特征。

在资本加持的“互联网”推动下,大店风成了阻挡不住的风潮,吹遍了大江南北。

可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一个越来越令人怀疑的声音不断的释放出来——大店究竟能带来什么?

 

这是一个朴素的问题,更多的是发自无数家居从业者的口中。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很简单,大店的建立,并没有看到如潮的客户,也未见到成交的提升,而看的见的却是高居不下的成本。压在企业身上喘不过气来。

因此,关于“大店”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一直在业内有很多的争论。

刚巧,最近在家居业内发生了一个动作,一个把大店变成小店的举措。这个事件,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8月30日,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在媒体沟通会上介绍了公司2024财年投资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的未来三年,宜家计划在华投资63亿元。官方将这一投资战略称为“生长+”。

宜家在中国是除了瑞典以外唯一有完整价值链的国家,涉及产品设计、测试、生产、采购、仓储及配送、零售、购物中心、数字创新等各环节,将利用这一优势为客户提供最优的家居解决方案。

宜家是成立于1943年的瑞典家居品牌,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宜家门店经营由取得了特许经营权的英格卡集团负责,同时运营的还有商业物业品牌荟聚。目前,英格卡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了34家宜家商场、1家城市店、2个体验店和8家荟聚中心。

宜家计划在2023年9月开启的2024财年,开设西安二店、上海临空宜家荟聚综合体两家商场店,并在深圳、北京开设首批新店型“灵感设计中心”。

新提出的“生长+”战略是基于2019年提出的“未来+”全渠道转型战略。

下一步投资围绕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全渠道建设,而来三年的投资方向将是更专注现有全渠道提升融合改进,并拓展更多触点,“让消费者更容易地线上线下更好更快接触到宜家。”

 在全渠道布局中,当然包括了线下新店型的建设,即2024财年将落子深圳、北京的“灵感设计中心”。

据了解,该新店型占地面积更小,门店将是租赁物业,门店服务方向将以全屋设计业务为核心。

小店型有助于加密门店,使品牌更多地曝光于消费者。宜家中国副总裁刘锐称,灵感中心的推出是基于已有的市场经验,观察到中国消费者对于全屋设计的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更靠近社区的门店来了解消费者需求。  

以往,宜家家居大多占地数万平米,楼体形似“蓝盒子”,公司一律拿地自建,这也是高额投资支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宜家频频试水面积更小的新店型。

比如2020年7月开业的上海静安城市店,占地仅2000多平,北京、温州的两家支持线下选购、配送到家的“体验中心”也面积相当,不到常规门店的十分之一。

疫后消费行为更加理性,渠道、品牌方纷纷降价以迎合消费力下滑的市场趋势。

宜家认为,未来消费趋势是:消费者更注重有节制地追求高性价和可持续的产品。

看来,“小店”是宜家接下来的大动作。

在此之前,宜家一直都是“阔铺大店”的运作模式,所有的店面都在几万平米。这种来自于于欧美的经营模式在国内也落地生根,但终究由于运营成本的局限性,只能是布设在一线发达城市,根本没办法向其它区域渗透。

但是,在未来,宜家再出大手笔,舍弃了自己以往所引以为傲的“大店”特色,而是改为小巧灵活的“社区小店”,很 显然,对于宜家这样一个国际巨头而言,绝不是头脑发热的结果。

结论只有一个,宜家在与时俱进的紧随国内市场形势,在迎合着千万的消费者。

 

从这个信息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尽管当下家居产业是一片狼藉,但对于未来,这个外籍企业似乎比国内的同行们要更有信心,继续投入巨额资金在给未来进行布局。

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审时度势的灵活战术,作为家居业界,难道不应该从中去吸收点什么吗?

看到这样的消息,那些还在争论到底是大店好还是小店好的声音是不是可以暂停一下了。

宜家的行动已经告诉了我们,没啥可争论的,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其实,这是一句每个经商者再熟悉不过的话,但总是被遗忘掉。

最后,还是再回顾一下宜家留下的那句话——未来消费趋势是:消费者更注重有节制地追求高性价和可持续的产品。

就用这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这个话题吧。